故障电弧产生原因及危害
故障电弧是指由于电气线路或设备中绝缘老化破损、电气连接松动、空气潮湿、电压电流急剧升高等原因引起空气击穿所导致的气体游离放电现象。故障电弧发生时,其中心温度可高达3000 ℃左右,并伴随有金属喷溅物,足以引燃任何可燃物,引发电气火灾,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。
电弧的分类
电弧分为好弧与坏弧,好弧是指电路正常时产生的火花,例如,插头脱离插座时生成的电弧会快速熄灭,并不会对设备造成负面影响,这类电弧不会威胁设备以及使用人员生命安全。坏弧主要是因线路老化、空气潮湿、短路等因素所导致。根据电弧出现时电流大小不同,可将电弧细分为大电弧及小电弧;若将故障出现位置作为划分标准,又可分为串联电弧故障、并联电弧故障等。
故障电弧探测器检测原理
探测器通过对电路中电弧电流的检测、处理、分析,判别故障电弧是否发生及持续,决定是否需要分断电路及发出警报。探测器采用智能微控制器(MCU)作为控制中心,对电流互感器线圈采集到的微弱电流信号进行实时波形处理,分析波形特点, 并与存储的电弧故障波形数据库进行比较、判别,确认电弧故障是否发生。通常,探测器需具备如下特性:其一,准确的电弧电流检测功能(mA 级)。其二,快速的电弧 波形分析能力(ms 级)。其三,准确的故障波形特征库,并有一定“学习”功能,能准确判断不同负载下的串联或并联电弧故障。其四,可靠的动作特性,发生串、并联电弧故障时快速分断电路,电路正常工作时不误动作,进而保障供电连续。